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农光东里站 赵秀英 护师 100021
摘要:目的:总结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内容。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总结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和护理方法。分析社区护理方法并总结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具体文献。结论:随着社会对心理疾病的重视,产后抑郁的社区护理方式一定会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社区护理;产后抑郁;量表
目前,国内关于产后抑郁护理方式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例如罗琼华在《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两组对比的方式,认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1]。在产后抑郁情况判别方面,国外已经研制出大量的心理测评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等。通过对国内研究的理解,并合理使用量表,可以准确地对产后抑郁护理效果进行测评。社区护理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护理方式,指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为了总结相关文献内容,特梳理要点,分析观点,撰写此文献综述。
1.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
产后抑郁是产后妇女常见的一种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其英文简写为PPD。罗琼华在《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指出,产后抑郁的主要症状为哭泣、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紧张、不安以及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商田歌等在《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中认为,典型的产后抑郁是在产妇生产后两个月发生的情绪障碍,可以持续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引发情绪不稳的直接因素往往与丈夫和婴儿有关,长期情绪不稳定的表现为孤僻、悲观和失眠等,严重者甚至存在自残或者残杀婴儿的倾向[2]。有研究认为,心理状态中的自我效能和归因方式是导致产后抑郁的直接因素。
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损害,还会影响婴儿健康和家庭和谐,甚至会引发家庭暴力。因此,如何预防产妇抑郁成为医护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实行合理全面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患产后抑郁的几率。
1.1测量产后抑郁的量表
测量产后抑郁的主要量表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其在西方研究中被广泛使用。1998年,香港学者将其翻译为中文量表。其量表内共有十条项目,包括心情、乐趣和悲伤等项目。根据症状情况对选项进行赋值,如果总分超过九分,则认为产妇存在一定的抑郁倾向。此外,抑郁自评量表(SDS)也是测量产妇抑郁情况的量表之一,原型是Zung在六十年代末制作的抑郁量表。其特点在于题目较少,使用方面,可以快速直观地反应出患者的感受和态度,尤其适用于可能存在抑郁症状的青年人和成年人,也可以用来测评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病情好转程度。但是,抑郁自评量表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则不适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出现于1960年,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24条问题、17条问题和21条问题。此量表一般采用观察和交谈的方式,由两名医护工作者对其进行评判,根据两份结果,来评测疾病的结果和严重程度。HAMD评定方法简便,标准明确。便于掌握,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却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
1.2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
产后抑郁作为一种女性产后心理性疾病,其发生的原因是多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结合产生的。一般认为和家庭环境、经济问题、产妇教育水平和家庭关系等多种方面具有强烈的相关性。相关的国内研究也利用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等多种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进行了调查。部分文献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引发产妇抑郁的因素包括重大事件刺激(离婚、亲人去世或者失业等),缺乏社会支持(产妇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丈夫)和个性特征(悲观性格的产妇易患产后抑郁)等。胡秀芬在《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探寻及社区护理》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此外胡秀芬还提出孕妇产前并发症,例如水肿和子宫过早收缩等问题也属于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3]。梁银珠等在《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认为婴幼儿也可能导致产妇产后抑郁,例如家庭希望得到男婴,而得到的却是女婴,由此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压力[4]。
1.3产后抑郁的预防措施
在产妇妊娠和生产期间,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庭,都应该加强对产妇情绪和生活状况的关注。提前将可能导致产妇抑郁的因素扼杀于萌芽期间,更好地保护产妇健康、婴儿健康以及家庭幸福。王连萍等在《产前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中认为,针对所有产妇,尤其是存在可能产后抑郁倾向的产妇,应该进行产前咨询教育和产时教育,教育的针对对象不仅是产妇,也包括产妇的家人[5]。汪俊等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中认为应建议产妇产后身体恢复过程中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慢走或者健身操等,随着身体的好转,运动量应有所加大[6]。运动可以促使产妇心情愉快,更有利于身体恢复,预防产后抑郁情况。此外,也有一些研究从一些较难发现的原因进行相关性分析,例如产妇年龄、是否母乳喂养和产妇生产方式等。姚微等在《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中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认为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即父母喂养自我效能与产后抑郁有关,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7]。
2.产后抑郁的护理方法
随着人们对产后抑郁相关疾病的重视,大量的护理方法也被应用到产后抑郁的护理当中,例如循证护理和社区护理等。在循证护理方面,多数文献采用案例分析的情况进行研究。杨艳星在《循证护理对产后抑郁60例的影响》中,将120例产妇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循证护理(对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循证干预),结果表明,采用循证护理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得分要优于普通护理产妇。说明循证护理在护理产妇方面具有防止减轻产后抑郁的功效[8]。此外,吕丽的《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后抑郁中的效果观察》[9],王惠的《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10]和梁路艳的《循证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观察》[11]均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和对比法对循证护理进行了研究,内容结构大同小异。
部分文献将某种护理方法详细化,针对某一点护理方式进行效果分析。例如,方金枝等在《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中经过实验研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认知心理护理,经过四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发现经过认知心理护理的产妇抑郁情况要低于进行常规护理的产妇[12]。也有文章认为在其他护理的基础上,应要求产妇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以加强护理效果。例如,沈艳萍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中,认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较单用西酞普兰能更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确切[13]。但是,这篇论文在内容上更突出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认为药物只是辅助。所以,笔者通过阅读以上相关文献,认为产后抑郁护理应将重点放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和运动、饮食等方面。此外,社区护理是对产后抑郁产妇的主要护理方法,相关研究数量和种类众多。
3.社区护理的相关研究
社区护理是指患者脱离医院护理,以社会力量和社区为基础,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由社区人员提供一定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社区护理的发展、国内外情况和人才教育等状况、在社区护理的发展情况方面,李伟在《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中指出,我国社区护理学服务的内涵与模式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不完全一致,应该顺应国际趋势和我国医疗改革的目标,完善社区护理服务的内涵[14]。尚少梅在《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中则提出了我国社区护理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应该全面提高社区护理在我国护理学教育中的地位[15]。袁力在《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总结了西方先进国家社区护理模式,认为我国社区护理应该在基础支持、方式和持续时间等方面全面向国际看齐[16]。其他与社区护理相关的文章均以案例分析为主,例如,方蕾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17],李青的《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和谭建兰的《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19],均采用了对比分析和举例分析,认为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脑卒中或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护理存在较好的效果。综合大量社区护理的实践文献和笔者的认知,认为社区护理具有以下四条特点:第一,社区护理是以维护患者健康为重心的。第二,社区护理是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的。第三,社区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甚至被服务人员进行合作。
4.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主要分为三个种类。一种是单独使用社区护理对一部分产妇进行护理,并对另外一部分使用普通护理方法的产妇进行对比,借以分析社区护理的效果。例如,郑巧丽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观察》[20],基国琴的《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21]、孙伟等的《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22]以及齐国娥的《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23]等接近两百篇文献。这部分文献将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总结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身体护理等。在饮食护理方面,均认为建议产妇食用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不应食用油炸,高盐份和高糖分的食品。在心理方面,社区护理人员应与产妇多加沟通,使产妇可以倾诉心声,对于存在抑郁倾向的产妇,应聘请专门的心理学家为产妇进行开导。此外,社区护理人员也应与产妇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进行沟通,与家庭成员一同对产妇进行心理照顾。对待已经出现产后抑郁的产妇,应建立档案,对产妇进行特殊照顾,并在一定时期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在效果评估方面,多数文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在计算方法方面,所有文章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或者X2检验,根据P值的大小评定社区护理的效果是否显著。
第二种社区护理的文献是将社区护理和保健品、药物治疗进行结合评定,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和具有抗抑郁功能的西药。邓月枫在《疏肝解郁汤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患者产后抑郁焦虑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将疏肝解郁汤和社区护理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认为疏肝解郁汤可以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产后抑郁的症状[24]。李金枝等在《玫瑰花茶对产后抑郁社区护理中的治疗作用》中,认为玫瑰花茶可以平稳产妇情绪,从量表结果来看,服用玫瑰花茶与不服用玫瑰花茶的产妇的评分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产妇的满意度上升明显[25]。
第三种则是针对不同地域、学历和经济收入的产后抑郁产妇社区护理方式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弱势群体中的产妇产后抑郁护理受到了最多的关注。王会容等在《外来务工者产后抑郁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中对92例外来务工人员产妇进行分类研究,对产妇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社区护理。结果发现,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产后抑郁程度,对改善产妇产后综合生存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产妇的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在饮食和沟通方面有所调整[26]。许海英在《农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中,选择200例存在产后抑郁症的农村初产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认为关注农村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而针对农村初产妇,应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沟通和指导,使家庭成员采取科学的方式照顾产妇,防止发生产褥病等病症[27]。
综合以上几种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对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方式较为重视,在部分地区已经试点采用了社区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实际上,在产前、产中和产后都应该以预防产妇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为目的进行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在院外维持长久的科学护理方法,这对于产妇的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5、小结
综合前人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社区护理方式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的重要性。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面,总结出三个研究重点。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中,重复性的内容太多,基本就是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中的几条重点,并无更细致的内容。在今后的产后抑郁的社区护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一步研究。首先,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何种沟通策略与产妇及其家人进行沟通?沟通效果如何测评?其次,在心理护理中,可以采取何种心理学理论?单独使用某种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的效果如何?最后,应该针对引发产妇抑郁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权重和所占比例,总结各项因素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对心理疾病的重视,产后抑郁的社区护理方式一定会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琼华.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2(23):160-162.
[2]商田歌,刘海波,叶翼华,肖玉雁,邓燕群,孟鹤玲.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0(22):93-94.
[3]胡秀芬,肖晖.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探寻及社区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15(02):2360-2361.
[4]梁银珠,袁洁,袁明珠,周映平,倪明军,陈瑞莲,周东胜.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33(12):128-131.
[5]王连萍,王永香.产前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6):54-55.
[6]汪俊红,邱忠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08(27):1371-1372.
[7]姚微,谈小雪.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01(09):89-91.
[8]杨艳星.循证护理对产后抑郁60例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4(17):130-131.
[9]吕丽,李慧玲,真酌,王星.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后抑郁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14(11):134-135.
[10]王惠,万丽娟.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20(19):102-104.
[11]梁路艳.循证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5(24):114-117
[12]方金枝,李淑芬,曾德志.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1(17):1518-1520.
[13]沈艳萍,陈丽君.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04(14):160-162.
[14]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07(21):551-553.
[15]尚少梅,侯淑肖.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1,09(29):855-857.
[16]袁力,焦红霞,焦庆萍.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3,05(23):28-31.
[17]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03(37):276-278.
[18]李青,何朝珠,何雪莹,刘宇,张慧慧.南昌市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06(32):494-497.
[19]谭建兰,陈安华.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07(21):54-55.
[20]郑巧丽.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校医,2015,05(32):378-380.
[21]基国琴.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04(15):73-74.
[22]孙伟,陈瑛,李青华,张银山,蔡娟.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8(35):1265-1267.
[23]齐国娥,杨老虎,李占敏,任平伟,高彩虹,张金桥,季红宁.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5(09):25-26.
[24]邓月枫,袁秋勤,陈莉.疏肝解郁汤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患者产后抑郁焦虑影响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2(32):265-267.
[25]李金枝,王海霞,左绪磊.玫瑰花茶对产后抑郁社区护理的治疗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34(47):5125-5127.
[26]王会容,张泉水,黄春选,潘俊,刘春瑞,曾碧珍.外来务工者产后抑郁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海南医学,2015,04(32):612-614.
[27]许海英.农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47):83-85.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