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杨士贤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氨氯地平为对照组治疗方式,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为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两组降低幅度对比,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与对照组的96%对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对照组的8%对比,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
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经在两亿以上,并且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患者没有意识到自身患有高血压[1-3]。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该疾病具有终身性,所以患者需要终身规律性用药,以此来将其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状态。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会受患者高血压类型、病理机制、种族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4-6]。研究显示,相对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更加显著。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该疾病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65.78±6.78)岁,平均病程(4.58±1.28)年,BMI(24.58±3.89)kg/m2,共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5.98±6.28)岁,平均病程(4.79±1.09)年,BMI(24.58±3.89)kg/m2,共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对比价值。纳入标准: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恶性肿瘤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电解质紊乱者;严重脑血管疾病者;重度慢阻肺者;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糖尿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继发性高血压者。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均要停止应用原来的降压药物两周,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对照组(缬沙坦+氨氯地平):给予患者口服缬沙坦(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38),每次服用的剂量为80mg,每天服用1 次;给予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90),每次服用的剂量为5mg,每天服用1 次。
观察组(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给予患者口服替米沙坦(天津市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88),每次服用的剂量为40mg,每天服用1 次;给予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90 ),每次服用的剂量为5mg,每天服用1 次。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保持原有的药物治疗方法与盐摄入,不采用对患者血糖与血脂进行影响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血压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要加用其它降压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以及8周时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
(2)疗效判定: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并且处于正常状态,或者降低20mmHg以上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下,并且处于正常状态,或者降低10mmHg—19mmHg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没有得到以上水平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到的总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下肢水肿、头晕与头痛。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 19.0软件包中纳入数据,差异分别用t或者卡方来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明显。
2.结果
2.1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对比,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两组降低幅度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 | 对照组(n=50) | 观察组(n=50) | ||||||
治疗前 | 治疗2周 | 治疗4周 | 治疗8周 | 治疗前 | 治疗2周 | 治疗4周 | 治疗8周 | |
舒张压 | 99.35±7 | 91.22±7 | 88.62±6 | 80.28±5 | 99.42±8 | 91.25±7 | 88.58±6 | 80.68±5 |
收缩压 | 156.78±12 | 145.78±9 | 135.92±8 | 130.87±7 | 156.89±12 | 145.82±9 | 135.99±8 | 131.02±7 |
2.2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与对照组的96%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50 | 36(72.00) | 12(24.00) | 2(4.00) | 48(96.00) |
观察组 | 50 | 37(74.00) | 12(24.00) | 1(2.00) | 49(98.00) |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对照组的8%对比,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下肢水肿 | 头晕 | 头痛 | 发生率 |
对照组 | 50 | 1(2.00) | 1(2.00) | 2(4.00) | 4(8.00) |
观察组 | 50 | 1(2.00) | 1(2.00) | 1(2.00) | 3(6.00) |
3.讨论
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其血压水平降低,促使其血压水平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理想范围,最好每天给药一次之后便能有效维持24小时药效,以此来将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死亡率与各种心脑血管发病率降低[7-9]。除此之外,多数高血压患者来医院就诊时,血压水平通常处于2级或者2级以上,并且其收缩压出现了明显上升现象,所以如果单一采用降压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便难以获得理想的降压效果,所以通常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将药物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本研究在氨氯地平基础上分别联合缬沙坦或替米沙坦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8周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两组降低幅度对比,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与对照组的96%对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对照组的8%对比,P>0.05,可见以上两种药物与氨氯地平联合用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相当,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主要是因为氨氯地平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能够选择性抑制平滑肌与心肌细胞的钙离子跨膜通道,该药物钙通道的相互作用对其和受体位点作用的速率进行了决定。替米沙坦属于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AT1受体的选择性较强,该药物具有和安慰剂相类似的耐受性,半衰期为48小时,药效平缓、持续,能对靶器官进行有效保护,促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较高特异性,口服药效良好,能对受体亚型进行选择性干预,促使受体功能关闭,增加血管紧张素分泌量。除此之外,该药物同时会对受体进行刺激与拮抗,进而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成刚.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145-146,153.
[2]苑振飞,李卓隽,高学民等.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5):99-101,108.
[3]殷洁,艾琪,刘喆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对脑神经血管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9):487-490.
[4]钟成玉.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清晨高血压的疗效及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9):1348-1349.
[5]刘洋,吕媛媛.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3):1615-1618.
[6]杨志,迟强,栾中山等.缬沙坦与替米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影响的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38(9):42-44.
[7]武欣迎,李晶晶,宋红萍等.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5,28(6):765-767,768.
[8]颜怀荣,魏昌林,蔡小月等.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早期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5,35(15):2872-2874.
[9]洪英清.替米沙坦与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8(34):3831-3833.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