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为,英雄应该是闪闪发光的,但是相处过、经历过才明白,默默无闻的人中也有榜样,就像我的好同事、重症医学科的姜尧。
姜尧大夫是2008年毕业的,刚毕业的他便赶上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而且正是在患者最集中的呼吸科工作。2009年的事可能好多人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对于姜大夫来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7年春天,姜大夫来到垂杨柳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他高大的形象,帅气的脸庞,和蔼的态度,让每个患者都打心眼里喜欢他、信赖他。他是个地道的东北人,热情爽朗,总是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地对待科室每个人,也总是称同事们为兄弟姐妹。他每天笑呵呵的,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让他生气。当一线大夫的时候,他积极收治患者,记得去年冬天流感闹得特别凶,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个重症流感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他见患者病情危重,顾不上给自己加强防护,就冲上去抢救了,在他心里,抢救患者总是第一位的。当二线的时候,他比一线还要累,无论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从查体、抢救到交代病情,因为担心一线大夫干不完活下不了班,他也总是帮他们分担一些写病历、开医嘱的工作。很多次,他都要下班了,急诊说要收个患者,他就不走了,一直等到患者来了,他查看完病情,处理平稳了,才肯踏实地离开,走之前还要再三叮嘱下一步做什么,顺带还贴心地把晚饭订了。他擅长做气管镜,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做了五个气管镜,同时还负责会诊,还要处理一线大夫上报给他的种种难题。他不善言辞,却是最好的带教老师。他手把手教其他医生做气管镜,如何进镜、要注意什么,并耐心地讲解那一个一个迷宫一样的洞洞都是哪里,从来没有批评和烦躁。
姜大夫的女儿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不是经常能见到爸爸,今年过年姜大夫原本想回家多陪女儿几天,但是为了让一线大夫也能回家过年,他主动提出初五提前回来值班。大年初二一大早,垂杨柳医院党员微信群就不断闪烁着参加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的报名,报名接龙长得看得见头看不见尾。我们重症医学科的小群里也开始了报名接龙,姜大夫自然也报名了,还特意标注了自己的工作履历:姜尧,主治医师,呼吸科工作7年,ICU工作3年。其实报名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会被安排去哪里,是去武汉,还是去发热门诊,或是去别的地方,不过他说无所谓,他幽默地说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说这话的时候,句尾还带着标志性的“呵呵”。初三,他突然接到了重症医学科彭振丽主任的电话,告诉他医院将组建医疗队派驻朝阳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问他愿不愿意去。他不假思索地说,我去。挂了电话,他担心爱人害怕,就骗爱人说要去发热门诊支援,可结果还是吓到了她,她顿时就泪如雨下,哭成了泪人儿,问他“你为啥要报名啊?”他说:“我是一个抗击过甲流的老兵,又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爱人见他坚决,只得哭着说:“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呀!”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放心吧。”
刚到定点医院时,他跟着医疗队一起收拾病房建立隔离区,规范流程。当接到通知说当晚就要收治患者时,姜大夫自告奋勇:“第一天我值班,我参加过甲型H1N1的救治工作,我保证能值好第一个班。”那一晚的夜班忙完后已经是凌晨了,虽然疲惫但是给大家开了个好头。
隔离病区里,给患者采集咽拭子是一项必须的工作,也是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极具感染风险的工作。姜大夫主动承担采样工作,只要是在他的班上需要采集咽拭子,他总是冲到前面。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查房前都尽量不喝水,穿着密不透气的工作服在各病房间穿梭,每次一个班下来都汗流浃背,工作结束后感觉都瘦了几斤,是因为脱水。他说:“这都不算什么,看着一个个患者发热退了,胸闷气短好转了,血氧饱和度上升了,就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在定点医院依然担任二线,每天他都要去查房,他说不去看看患者就觉得心里不踏实。除了日常工作,他还主动帮同事完善工作,时刻关注别人没注意到的任何细节。
因为身在定点医院不能回家,下班后也只能和家人视频,8岁的女儿每次都问他:“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他说:“过几天。”“过几天是几天啊?”他就没词了。
有一次我问他,你参加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工作,近距离接触患者,你不害怕吗?他说:“怕啥!哈哈。”还是那么乐乐呵呵。
拟稿:史慧婷/重症医学科
编辑:孟莹/政宣科
审阅:张娜/党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