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越深,愈发能感觉到凉意了。俗话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但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热水泡脚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体内循环,输送血液至足部末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研究认为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也有研究认为泡脚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也非常适合,能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如何正确泡脚、泡脚的常用药及禁是什么呢?。
泡脚的正确方式:
既然是泡脚,就应该体现一个“泡”字,合适的水温、水量和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许多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够承受,水温高或者低都无所谓,事实并非如此。成年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2℃,老人和小孩泡脚最佳水温在35~40℃,水量则以没过小腿的2/3为最佳,可以对足部及小腿部的穴位起到一定的作用。《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足部是三条阴经的起点,三条阳经的终点,足部六条经脉的井、荥、俞、原等穴位均位于足部。在这些经脉上双足部共有66个穴位,这些穴位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与全身各脏腑器官密切相连,通过足浴刺激穴位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知道了如何泡脚,那么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到这种程度就算是泡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伤心神。
泡脚的常用药
在泡脚的水里加入一点中药,能起到一定的保健治疗作用,下面就介绍几种中药泡脚的方法,您不妨坚持做一做,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生姜泡脚
生姜泡脚法适用于脚凉怕冷。材料:生姜1块,红花1克,盐适量。做法:用刀拍扁生姜,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功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发凉。
2、艾叶泡脚
艾叶泡脚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材料:取干艾叶50~100克(根据水的多少定,没有严格的标准)。做法:先将艾叶入水,煮开,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再泡脚;或用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再加热泡脚。功效:艾草加姜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以上两种泡脚方法因其药物性热,皆具有温热之效,不失为秋冬养生保健的良好方法,可试之。
l泡脚的禁忌
养成泡脚习惯的确有很多的益处,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
1、糖尿病人一般是不需要中药泡脚的。但为了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或者早期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泡脚。但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水温适度,不宜过高,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一些较严重的后果;第二是选择药性温和的药物,避免使用对皮肤刺激较强的药物;
2、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患有脚气的人,若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则不宜用热水泡脚,否则容易造成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者也不宜泡脚;
3、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膜功能不全,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所以静脉曲张患者切记不要用热水泡脚,也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洗桑拿浴。
特别提醒:
1、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以20分钟或以微汗出为佳;
2、泡脚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方式,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尹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