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
是第21次全国“爱耳日”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确定的第21个“世界听力日”
今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是
保持听力,终生受益
北京市残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爱耳日”主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一套四本的系列指导手册,分别是《用耳保健指导手册》、《助听器使用指导手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知识手册》、《听觉口语法简介》。
今天是“爱耳日”就让我们划重点、捞干货,带您了解一下《用耳保健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学习一下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吧。
日常用耳保健
一、各种行为要谨慎
01、戒除掏耳朵的习惯。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伤及鼓膜。耳道奇痒难忍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0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03、夏季游泳前需做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04、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05、远离噪音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聋。
06、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交替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07、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二、学习生活要减压
在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精神不佳、睡眠质量差以及情绪激动等状态下,均容易出现听力受损甚至耳聋的情况。所以应积极面对学习及工作中的挫折,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用健康科学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家人倾诉、多读些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
三、电子产品科学用
现代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其配置的入耳式耳塞如果长期佩戴很容易导致听力的损失。手机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也已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关注。两者对于人体听力的损失都是不可逆的。
所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量使用外放设备。如果必须要佩戴入耳式耳塞则要在安静状态下使用,或者使用专业级主动降噪耳机。使用耳机声音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使用耳机的时间建议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不超过60分贝。其次,运动时最好不要佩戴耳机。因为运动会减少机体对耳部的供血。而耳部供血的减少会使与听力密切相关的毛细胞发生功能的衰退,从而影响听力健康。
四、戒烟忌酒
烟中的尼古丁及慢性酒精中毒,可直接损害听骨、听细胞及神经中枢。烟酒均可诱发脑血管的舒、缩紊乱,造成耳内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
五、慎用药物
慎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水杨酸类的制剂也应慎用。
六、体育锻炼
要坚持加强体育锻炼,如经常跑步、舞剑、打太极拳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
七、熄灭肝火平平心
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这样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所以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八、助听穴位常按摩
按摩处风穴和听会穴。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即可见效。
九、保健之道多补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减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有需要的人可以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以及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这些药物及食物对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原文略做删减)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