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1月9日我院蒋荣猛主任奔赴武汉。曾经有人称他为“追疫人”,而这次他是迎“疫”而上。整整60天过去了,蒋荣猛怎样了?地坛人一直在数日子,在惦记他。
3月3日晚6:40,李昂院长、贾王彦副书记和蒋荣猛视频通话。这天的头一天他在湖北的宜昌,视频连线时他在十堰,次日准备去仙桃。每去一处就是四、五百公里、车上五六个小时,紧接着是进到医院为重症患者会诊、指导救治。
3月4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读发布在“感染病质控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时间2:20;3月8日又一篇原创文章《修订要点解读:儿童新冠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二版)》在同一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发布时间2:00。同事们知道,这个微信公众号的维护人正是蒋荣猛。
累吗?没听他说,苦吗?他也没说过。
回看培训的日子
虽然不能亲眼见证这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工作者”的风采,但几组数据或许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以分钟计算的工作节奏——1月9日,蒋荣猛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前往湖北武汉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守至今已60天(截止3月9日),成为在武汉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专家之一。4天时间他每天要跑七八个培训场地,为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超过3600人。
“也不是每天都这么忙。”和同事的微信交流中,从不对自己的付出有任何夸耀。
这,是蒋荣猛的说话特点。和支援一线的年轻医护工作者对话,他的开场白常是,“我来武汉最早,不是好好地站在你们面前么”。私下他会解释:“要给年轻人树立信心,这一点很关键。”
还不是回来的日子
北京的同事和朋友们挂念他,他会回复,“不用担心,我们是最专业的!”对待家人,他的回复也是“直给”型的:“在这个特殊时期,在武汉过年,不能陪伴你们,非常遗憾。但意义非凡。我也想继续留在武汉,尽自己最大努力遏制疫情蔓延”。除了对疫情的描述异常客观外,蒋荣猛的话也会“打折扣”。比如他说的“不太忙”,其实包括动辄三五个小时的视频会议;在不同的定点医院穿着防护服在不同楼层巡查,为危重病人会诊等。接受采访前一天,他在武汉,与北京、上海等地专家讨论诊疗方案,视频会议从18时开到22时,他回到酒店整理完方案已经凌晨1时。
除了规定动作,蒋荣猛还给自己“加码”——在个人的北京也云论坛上发表新冠肺炎文章、为多家媒体平台审核新型冠状病毒科普文章、词条、防护措施小视频。一位媒体人说,有一次晚上做完小视频发给他,第二天看到邮箱里蒋主任的回复时间是凌晨5时58分。这一夜他一定忙得不可开交,甚至通宵达旦。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翻看蒋荣猛的工作经历,人人避之不及的“劫”,一次次成为他要奔赴的“战场”。
回看追疫的足迹
2003年非典,他参加工作8年,是地坛医院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的医生。当年,主任私下征求他意见,“可以不去,不丢脸,没关系”,他丝毫没犹豫。至今回忆起来,他说:“这是一种信任,对医院防护措施的信任,对我们医疗水平的信任,对国家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发自内心的。”
2010年,蒋荣猛正在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会,赶上有疫情报告——西藏一家四口感染了鼠疫,一人已经死亡。领导问,谁去?蒋荣猛说,“我去吧”。有人提醒他,当地进疫区的人都立了军令状,有的人甚至写了遗书。他只回答了两个字:“不怕!”海拔3千多米的青藏高原,他7个昼夜驻扎在病患家门外的帐篷里,直到患者全部得救。后来同事问他,你不害怕吗?他说:“没觉得害怕,就是走得急,上身只穿了一件衬衫,冻得够呛。”
2014年11月,蒋荣猛作为第一批中国公共卫生应急队队员在埃博拉肆虐的塞纳利昂工作2个月。出发前,他专门注册了“北京也云感染论坛”微信公众号。他说:“让国内同行及时了解疫情进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埃博拉进入国门,是一名传染病医生的职责。”
2017年4月,蒋荣猛奔赴西藏指导西藏第一例禽流感救治;赴甘肃平凉指导乙脑疫情临床救治;当年11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派,赴马达加斯加参与鼠疫的防控救治工作;2019年,他又驰援南苏丹应对埃博拉……粗略估算,2003年后,蒋荣猛奔赴世界各地约230余处参与疫情处置。对于这些,他说:“直面烈性传染病,是传染病医生的责任,而能够平安归来是一种能力。去过多少地方确实没数过,反正家里人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生活节奏。”
前路有他,背后有光。同为地坛人的妻子温玮给与了蒋荣猛最大的理解和支持。每次他出差不敢告诉家中的父母,妻子会帮他“圆谎”。单位问她有什么困难时,她都会摆摆手,“没有什么,这是职责所在,他就是干这行的”。今年读初一的孩子也会贴心地给父亲写信,送去最温馨的祝福。
其实,蒋荣猛也有柔情一面。他的牵挂在“也云感染论坛”中脉脉流露。他会在文章中用红字标注重点,提醒同行们“千万不要在污染区摘掉口罩”,连用三个感叹号警示;他会贴心地将“保护好别人,也就保护了自己”的留言置顶,会总结“咳嗽礼仪”“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字经”……
北京的春天来了,院子里的那株白玉兰已经花苞饱满,二环路旁的迎春花黄的耀眼,我们相信你的那句话:“直面烈性传染病是传染病医生的责任,能够平安归来是能力!”
地坛人,盼你平安归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