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在严细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组建了4批救援医疗队待命,随时准备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截止目前,已选派2批医疗队到小汤山医院支援。19名队员包括医师、护理、检验三类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3岁,有3人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
这是“我的援汤故事”栏目第四篇报道《我们要守护好每一个回家的人》。
3月18日下午,北京小汤山医院1-6病区入住了一批需要筛查人员,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宋伟负责接待安置,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67岁的张爷爷症状相对较重,而且有基础病,说不出话来,医护人员不能用呼叫器或者电话跟他联系,只能多次进入病房进行沟通。宋伟在给张爷爷采血时,发现他的口罩已经旧了,便拿出一个新的帮他换上,张爷爷连连点头向她表示感谢。
第二天,宋伟经过张爷爷房间时,从传递窗里递出一张纸条,“姑娘,以后我有需要就写下来告诉你,这样你们就能少进房间,减少感染。”纸条展开的那一刻,宋伟红了眼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爷爷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我们,被别人保护的感觉,真好”。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张爷爷恢复得非常好,3天后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宋伟把张爷爷送上了大巴车,张爷爷又塞给她一张纸条,“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家向你们说声‘谢谢’,虽未见过你们的容貌,但已感觉到了你们那金子般的心。在这个高危的岗位上,千万多加小心,千万做好自我防护,千万要保重。祝你们一生快乐、平安。”
“宋伟,23床那位年轻妈妈的采血很顺利,但是她女儿年龄太小,我实在没把握,还是你来吧。”“好,我去看看”,宋伟痛快的答应了同事,心里却在打鼓。
她从事儿科护理工作20年了,给患儿静脉采血基本能“一针见血”,但是现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护目镜里都是雾气,很难准确判断血管的位置,而且手上戴着三层外科手套,触感也同样受到限制,进针全凭直觉和经验。需要筛查人员中大多是年轻人,血管明显,采血相对容易,但是给一岁多的孩子采血,难度确实很大。
“家长,您好!您昨天晚上给宝贝测了几次体温?”
“就量了一次,孩子昨天发烧,好不容易睡熟了,我怕吵醒她。”
“孩子的病情变化快,您可要按时给她测体温呀。我现在给孩子采血,您抱稳些。”
“她昨天喝水少,肯定不好抽,一定要抽血吗?”
看到家长这么紧张,宋伟详细地讲解了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儿童发热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昨天下车时,我看到一个人的防护服上写着‘儿研所’,能不能……”
宋伟看出了家长的心思,她指着自己的防护服,“您看到的人就是我,这下该放心了吧”。
“放心放心,这下我心里就踏实了。”家长赶紧抱起女儿说:“宝贝儿听话,配合阿姨,阿姨特别专业,一下就能抽出来”。
采样很顺利,一针见血,孩子妈妈连声感谢,同事也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回家更安心”,这是宋伟到小汤山定点医院后的深切感受。“当我举着‘欢迎回家’的牌子站在门口时,有的人朝我挥手,有的人流下了眼泪,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对家的渴望。疫情防控,阻隔的是病毒,传递的是温情。在这里,我们要守护好每一个回家的人
文 | 池杨
摄 | 胡小明
编辑 | 宣传中心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