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分诊台前,医护人员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分诊。(摄影:方非)
2020年6月23日清晨7时许,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分诊台前,已有患者排队登记。
“请大家先测体温,再填写流调表。”一位医辅人员不断提示、引导患者。“您要是没去过新发地市场等地,就在这儿划钩……”看见一位不会用手机扫健康码的老人,医辅人员赶紧上前帮忙。
“您血压高吗?身体怎么不好……”分诊台前,主管护师韩春萍正忙着为患者分诊。
测温处,一位中年女性患者体温37.8℃。韩春萍迅速递给她一张印有发热门诊详细位置的小纸条,“麻烦您先去发热门诊做个筛查。”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医院为了减少急诊区域的人员聚集,降低院感风险,一夜之间筑起两道“安全门”,对急诊实施相对封闭式管理,未经发热门诊筛查的发热患者不能进入急诊。
不到一小时,急诊分诊台已陆续接待30余位患者。韩春萍的护目镜里布满了小水珠,喘气也粗了起来,患者不断,她也顾不上休息。
与此同时,急诊楼二层。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主治医师李彦等多名医生刚刚交班,正在查房。
急诊重症监护室里,监护仪的声音此起彼伏,最危急的患者都被送到这里。
这时,2床患者的喉咙里不断发出奇怪的声音,显得很不舒服。
2020年6月23日,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诊治。(摄影:方非)
“老人82岁了,因患吸入性肺炎住院,一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这种声音可能是舌后坠和气道里的痰液造成的。”顾承东将一根口咽通气道插入老人口中,帮患者上抬舌头,打通气道……很快,老人的喉咙中不再有奇怪的声响。
上午10时,医生李彦查完房,进了医生值班室。监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急诊每位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一旦有情况,随时要赶过去抢救。”李彦说。
几天前,李彦和同事刚刚经历过一次惊险抢救。
6月19日17时,正在值班的李彦接到感染科电话——“一名64岁男性发热患者,在隔离病房住院期间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需要立即转到急诊抢救!”
棘手的是,这名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
“人命关天,先抢救!”李彦迅速部署抢救,她和急诊抢救室值班医生李国楠、护士边征等一起将复苏室里的两名患者紧急转移到大抢救室。接着,又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和吸氧装置……
一切就绪,李彦劝其他医护人员离开,“患者还没排除新冠肺炎,咱们人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复苏室里,只剩下李彦和边征,两人开始穿戴防护装备。有边征在,李彦很放心。非典时,边征就是负责SARS病房的护士,2020年年初,她又加入国家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经验丰富。
发热患者被送达复苏室,李彦快速检查,果断决定,“情况紧急,需要立即气管插管!”
这项操作,需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危险性很大。但李彦他们已经顾不上这些。麻醉科的两名医师很快赶到,四人默契配合,顺利为患者完成气管插管。李彦等人已是大汗淋漓。
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导尿术、做心电图、胃肠减压术、深静脉穿刺术及静脉输液……治疗中,患者血压突然下降,一度出现脓毒性休克,“补液,用上升压药物!”李彦从容应对,患者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
结束抢救,已至午夜。所有参与的医护人员都在医院隔离等待。李彦没敢告诉爱人和两个女儿,“怕他们担心”。
第二天下午,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李彦长出一口气,“患者生命垂危,我们当时也来不及害怕,救人要紧。”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共有医生38人,护士85人,每日接诊患者400人次左右,绝大多数都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感染性疾病的老年人。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急诊科已全员停休。“疫情对急诊科是一次考验。不仅要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还要及时甄别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做好医院的‘前哨’。” 急诊科主任张国强说,“越是危险时刻,我们越要坚守岗位!”
作者: 刘欢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