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 第九讲 心房肥大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 薛松维
心脏肥大或称心肌肥大是器质性心脏病的重要证据之一,它是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张两种病理改变的简称。心肌肥大包括心房肌肥大和心室肌肥大。一般来说由于心腔压力负荷过重和血容量增多,多表现为心房的扩张,而对于心室肌来说一般先表现为心室肌的肥厚,晚期方表现为心腔的扩张及心力衰竭症状,这在高血压心脏病时极为典型。
P波代表整个心房除极的全过程,正常P波高度(电压、振幅),<0.25mv(毫伏),宽度(时间)<0.11s(秒)。由于窦房结处于右心房内的上腔静脉开口处,所以与左心房相比右心房先除极。因此在P波的形成上,其前半部分代表右心房除极,中间部分代表右心房和左心房共同除极形成,而后半部分代表左心房除极。
一、右房肥大与“肺性P波”
右心房肥大(Right atrial hyperophy)使右心房的除极产生了电动势增高,经过的时间延长。但由于右房先除极,基本不影响整个心房除极结束的时间,因此其主要表现为右房电压升高,即P波的前2/3部分振幅升高,心电图表现为P波>0.25mv,以Ⅱ导最为明显(见图9-1)。
因为右心房肥大产生的原因通常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及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时等,因此过去常把这种高尖的P波也称为“肺性P波”。 “肺性P波”的本质是右心房肥大
值得注意的是心电图出现“肺性P波”并不等于临床存在肺心病。肺心病必备诊断条件是右室肥厚或扩大,或具备右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而“肺性P波”只是说明右房扩大,因此“肺性P波”只是肺心病的辅助诊断条件,或曰诊断肺心病的线索之一。持久的“肺性P波”可以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一过性的“肺性P波”可由运动、甲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二、左房肥大与“二尖瓣P波”
左心房肥大(Left atrial hyperophy)使左心房除极时电压升高并且时间延长。左房肥大的除极电压升高一般为轻度升高,通常P波<0.25mv;由于左房后除极,所以左房除极时间延长将导致整个心房除极结束的时间延长,其表现为整个P波的宽度≥0.12s。形态上P波顶端有切迹呈现双峰形,后峰常较前峰高,两峰间距≥0.04s。
因为左心房肥大通常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而风心病的基础病变是二尖瓣狭窄,因此将这种左房肥大的心电图P波改变形象地称之为“二尖瓣P波”(见图9-2左)。有时P波除极时间延长在V1导联会显示出正负双向图形,称为左房除极终末电动势增强,又称ptfV1阳性(见图9-2右)。
值得注意的是心电图“二尖瓣P波”的出现并不等于风湿性心脏病,它只说明左房肥大。除风湿性心脏病外,其他引起左心房肥大的疾病如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均可出现“二尖瓣P波”。
【本讲小结】
1.P波电压升高≥0.25mv即称“肺性P波”,说明右房肥大,可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诊断线索;
2.P波时间增宽≥0.11s即称“二尖瓣P波”,说明左房肥大,可作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参考。
[思考题]
40、何谓“肺性P波”与“二尖瓣P波”?
41、请分析下列心电图例
图9-1 右房肥大与“肺性P波”
(本图显示窦性心律100次/分,Ⅱ、Ⅲ、aVF导联P波高尖、电压达0.3mv)。
图9-2 左房肥大与“二尖瓣P波”
(本图显示Ⅱ导与Ⅴ1导P波。左图P波增宽、除极时间达0.12秒,出现双峰样改变,后峰高于前峰。
右图箭头所指为Ⅴ1导P波,显示为正负双向形,如负向部分面积变大时称为ptfV1阳性,
有学者认为与心肌肥大或心功能不全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冠心病有关。)
相关信息